2024-10-12 09:39:12 | 比奥网
陈果的名字,但凡是文艺小年轻估计都不会怎么陌生。陈果早年曾与于丹并称“南陈果北于丹”,名气着实不小。陈果相貌尚算可人,气质着实不俗,获封“复旦女神”亦是实至名归。不过,人们更多的还是喜欢将陈果称之为“复旦导师|,如此这般方可展现其教师身份。陈果最拿手的就是大讲爱情,可是自己年近4旬仍单身,却跟学生大谈爱情,令人不解。陈果这般作为,究竟有何特殊的隐情?
陈果小时候,也是那种个性张扬有想法的女性。大家估计无法想象,在陈果年轻的时候,不顾家长老师好友的坚决反对,愣是把自己剃了个光头。时隔多年,陈果依旧对当年的这种无知与懵懂,感到有几分怀念也会露出几分笑意。这件陈年往事,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陈果:特立独行、标新立异、追求自我。这种精神追求方式,就决定了陈果今后的人生注定不一般。事实如此,陈果年纪轻轻变成了复旦大学主讲哲学的老师,这在同龄人中绝对是翘楚。
陈果的走红,与于丹有所同也有所不同。相同之处,在于陈果与于丹都是以“心灵鸡汤”而广为人知;不同之处,在于于丹依靠相对传统的媒介《百家讲坛》走红,而陈果则是依靠网络,用哲学讲爱情,有那么点网红的意思。听陈果讲课的内容,多为生活感悟,只不过把心灵鸡汤换了个名字,称之为“幸福课”。在其课堂上,很大篇幅就是爱情,并且很受小年轻的认可。最让人想不明白的是,陈果年近4旬仍单身,却跟学生大谈爱情,令人不解。
人们不禁发问,陈果这一股脑的爱情感悟从何而来?其实,陈果的爱情观多少有点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的意思。陈果毕竟是一个教书先生,所谓的爱情观,一靠学为我用,即书上的语录加上自己的理解进而传输给大家;二靠生活中所见,陈果自个单身,她朋友并不是全部单身,从她们身上的爱情事迹发觉素材,加上自己的招牌动作,就会显得很有道理。这对单身的陈果而言,也是真不容易,也真让人想不明白,令人费解。此所谓陈果心灵鸡汤中的爱情观,初尝时稀汤寡水尤觉得滋滋有味,再尝时便觉得能照出人影索然无味。
是故,陈果的爱情观,所谓的心灵鸡汤被多方媒体叫停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些爱情观,于高等院校的学生而言,容易带偏价值观;于社会整体氛围而言,容易让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不应有的偏移。小编这么说,估计支持陈果的人就会觉得心里不愿意,小编接着为大家说。其实,陈果的一些爱情观与实际生活还是有出入的。毕竟,自己都年近4旬还是单身,却跟学生大谈爱情,这样的内容本身就缺乏生活经历,严格意义上来说是经不起考验的。
陈果既然被人们称之为“复旦导师”,就应该利用自己所学哲学,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方法论与价值观,不能靠着所谓的爱情观来博人眼球。纵览文化史上的哲学家,没有一个像陈果这样给人灌输爱情观的心灵鸡汤。呜呼悲哉!陈果年近4旬仍单身,却跟学生大谈爱情,令人不解之处比比皆是,如此这般的心灵鸡汤不要也罢。
比奥网(https://www.ibiaosh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复旦导师成网红,因念错两个字被“炮轰”,陈果“冤”吗?的相关内容。
开创近代中国教育典范的陶行知曾在谈及中国教育改造时说道:“对待学子首要严谨认真,教学求知首要实事求是。”
长久以来,许多大学老师对待教育容不得半点马虎,但随着高校考核标准和社会风气的改变,严谨治学的态度正在逐渐消逝。
有这么一位老师,在网上凭着一句“自由的灵魂”走红一时,却因念错两个汉字被众人推下神坛。
她叫陈果,是复旦大学的一位老师,同时又是善于自我营销的网红。
在复杂的身份和经历之下,陈果更多的却是让世人看到了一个时代的陨落。
1、少年学霸
1981年2月,陈果在上海的一户书香家庭哇哇坠地,父母均是社科界的高级知识分子。
随着教育改制,过去被人无视的文科勉强在大学有了一席之地,陈家因此生活有了好转。
在父母的教导下,陈果从小就把自己埋进书堆里,每天不是念叨着孔孟就是苏格拉底。
在她的《好的孤独》一书中,她曾言爸妈告诉自己好几次说梦话都在不停念叨着哲学名词。
不过小陈果并没有因此而“读傻了”,父母一直鼓励她和同学交流,每次都会答应她出去玩。
也因此,陈果从小到大一直十分活泼,善于与人沟通,做人处事游刃有余。
在许多关于陈果的讲课视频中,我们丝毫看不出哲学老师那般“苦大仇深”的态度。
1999年,在书堆中沉浸多年的陈果以专业前三的成绩毫无压力地考进了复旦大学哲学系。
不过一进入大学校园,她便放飞了自我。宅电脑室聊天,参加各类社团“玩”得不亦乐乎。 比奥网
在复旦BBS上她有着很高的人气,被校友们戏称作北区研究生公寓三宝之首——“酋长”。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中也没有闲着,入学参与竞选便以高票担任了复旦大学哲学系学生会主席。
由于相貌出众,做事八面玲珑,陈果也是当时校园中有名的女神,追求者络绎不绝。
四年后她成功保研,留在复旦哲学系继续攻读西方哲学专业,期间各类奖学金拿到手软。
2004年,从《人民画报》结束实习的陈果遵循和父母的约定,回到了母校当一名“临时工”。
彼时的她还没有职称,只能从最底层做起,每天的生活不是写论文就是翻课本,枯燥乏味。
在她讲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课中,还吐槽以前过的这种日子简直是对生命的磨难。
与书为伴的日子里,她从复旦的西方哲理学到哈佛的基督教,有几年还差点入了神学研究的坑。
在这一时期,陈果勤勤恳恳做学术,安安分分搞研究,最终被复旦请回学校成了正式职工。
2008年,陈果正式入职复旦大学社科部,彼时的她从未想过自己未来会成为一名人生导师。
2、走红
和所有的知识分子一样,陈果本以为自己留校任教后将会度过平凡且稳定的一生。
长期研究哲学也让她自己心态平和,把自己的全身心的精力投注于大学思政课的教学当中。
在第一次正式给学生讲课之前,系主任不断给她强调思政这门课在大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
“我不胜其烦地强调,这门课是关于一个人三观的培养,陈果你要清楚思政课的地位。”
将枯燥晦涩的哲学理念转化成通俗易懂的知识本来就具有难度,更别提还要让学生喜欢。
陈果压力山大,但她心里清楚,想要讲好这门课程并非易事。
许多晚上,她都一边翻着思政课本,一边翻着时下流行的通俗文学,想尽法子让课程变得有趣。
只不过现实把陈果难倒了,啃不下去书的她有几次甚至萌生了辞职的想法。
直到后来校领导在某次会议上提到了“开拓思路,另辟蹊径”八个大字,她这才恍然大悟:
“对啊,我为什么要一直在原有的课程内循规蹈矩,这不把自己给纠结死了吗?”
凭借着自己对于哲学的理解和感悟加之出色的口才,陈果这才发掘出了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
过去刻板生硬照本宣科的思政课在她的课堂一转攻势,变得极为生动有趣。
尤其是她对爱情观的解释,更是引发了当时复旦一大批学生抄写爱情语录的热潮:
爱情中最珍贵的不是我爱你,而是我愿意,是心甘情愿。爱情不是寻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两个人一起变得完美。爱的最高境界不是为另一半牺牲,而是在爱中获得重生。
不仅是爱情方面,陈果对于如何为人处世的讲解也颇受人追捧:
每个人口中都说希望别人过得更好,但实际上你想的是不要比你过得好,这是人的私心。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不是枯燥乏味的,要发现生活,学会在生活中寻找乐趣。做一件事就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即便是发呆,也要认认真真地发呆。
名句随口而出,段子纷至沓来,钻研教学多年的陈果得到了学生的追捧和应得的奖励。
从2009年到2014年,连续5年获得“学生最喜爱老师”和“复旦优秀教师”称号。
2012年,陈果更是脱颖而出,在首届上海市高校思政课教学比赛中一举夺魁。
次年她更是受邀为当时央视很火的一档节目《开讲啦》做演讲嘉宾。
到了互联网时代,复旦大学决定将课程搬到线上平台之后,陈果也因此迎来了一次机会。
3、跌落神坛
2013年,复旦大学正式拉开了线上课程的序幕,陈果的思政课作为第一批课程被放到了线上。
一开始的课程只对本校学生开放,后来则是放开到整个互联网上,面向热爱学习的学生。
红遍校内的陈果思政课放到网上更是火的一塌糊涂。
在2014年复旦大学线上课程热门排行榜上,她的思政课从16年开始连续一年都位居榜首。
经过微博、B站用户的视频剪辑和转发,陈果单个视频播放量甚至高达上百万。
许多人表示自己在无意间点开了陈果的视频后便“入坑”哲学,难以脱身。
在微博有关陈果讲课的视频评论中,不乏有“我想做陈果的学生”“一言惊醒梦中人”等赞誉。
从成为网红这件事缓过来的陈果一开始并不想抛头露面,毕竟这不是她熟知的领域。
但在校领导、广告商和各类书商的登门拜访之下,她不得不重新开始考虑自己未来的方向。
思考多日以后,陈果终于“开了窍”,自己有机会为什么不做呢?
自2016年开始,她和书商合作准备作品的写作,另一方面则是到处去高校演讲捞金。
由于当时互联网盛行鸡汤文学,陈果的《好的孤独》和《好的爱情》深受市场的追捧。
各种演讲和金句在网上的传播,也让她名誉加身,成为2017年的全国最美思政课教师。
在近乎十余载的学术研究中成长的陈果第一次尝到了成名的滋味。
过去积累的授课经验加上自己面容姣好秀丽,让她心悦诚服地接受了“女神教授”的名号。
每次外出演讲,宣传牌上都会摆着她的艺术照、各类“鸡汤”名句以及她出的书。
只不过随着鸡汤文学的没落,许多当初追捧陈果的学生才惊觉自己掉进了陷阱。
可以这样说,陈果的文字十分有力,但却简单至极,缺乏实践的可能性。
涉世未深的学生们在课堂乍一听会被触动,觉得十分有道理,但一去做就栽了。
虽然长期以来陈果和她的言论从万人追捧走向饱受争议,但人气依旧旺盛。
只不过有一次在上央视的演讲节目中,她将“耄耋”(mào dié)读成了“毛至”。
虽然这个词语难读,但这并不能成为一个人民教师不懂装懂的理由。
这次事件直接成了炮轰陈果的导火索,随之而来的舆论批评铺天盖地。
在舆论和复旦领导的压力之下,她不得不结束“人生导师”的身份,安心回到学校继续任职。
陈果从成名再到“归隐”的过程,实际上是鸡汤文学从兴起走向没落的过程。
无论是大冰、刘同还是张皓宸,他们的观点和文字都存在一个毛病:美好却又虚幻。
他们斟酌语句,说得极为动情,大笔一挥,描绘了极为美好的未来光景。
但一旦经历实践却往往与现实产生割裂,脱轨,最终的结果必然只能是坍塌。
以上就是比奥网为大家带来的“复旦导师”陈果:年近4旬仍单身,为什么跟学生大谈爱情?,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比奥网:www.ibiaoshu.com两安交通大学理科分数线录取通知书几号发2020年的根源拿据地区有所不同。西安交通大学录取通知书邮寄正常的地区为5天到达,偏枣稿远的地区则需要10天左雹岩搭右。西安交通大学录取通知书每年发放的时间都不一样,一般录取通知书发放都是在考生查询到自己录取结果后的两三天后。同济大学为什么不如交大复旦第一名:上海交通大学,全国排名第4名。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高校之一,在它创办
如何评价《小敏家》中小敏与陈卓的爱情?一、中年人的爱情,是相互依靠,而非彼此依赖刘小敏在离婚之后,便独自来到北京打拼,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在北京扎下了根,买了房子,有了户口,也成为了一家公立医院的主任护士。陈卓与前妻李萍也早已离婚十几年,他带着女儿佳佳一起生活。像很多离异的男女一样,单身的他们有权利再次追求幸福,在某一次朋友聚会之后,陈卓与刘小敏慢慢地走到了一起。不
浙大比复旦强为什么录取线低浙江作为发达地区,拥有的名牌大学仅有浙江大学一所,为了照顾众多的浙江考生,不得不降低录取分数线。因此,在浙江招生时,浙江大学会录取更多的学生,比如每年的招生名额高达三千人,而复旦大学则相对较少,仅招一百人。这样的情况下,浙江大学在浙江的录取分数自然会相对较低。然而,这并不代表浙江大学在其他地区的录取分数线也会低。实际上,浙江大学在其他省份的录取分数线往往要比复
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EMBA项目2024入学条件?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EMBA项目虽然是免联考国际EMBA项目,但因此对申请人的资质筛查更加严格,入学条件也设置了一些必须具备的门槛:①拥有10年及以上工作经验,包括5年以上管理经验,或者5年高层责任职位的经历;②从大学本科或同等学位毕业;③具备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水平;④拥有出色的工作表现;⑤具有高发展潜能与学术能力;⑥能够积极参与EMBA课程
蓬莱师范3+4为什么取消了合并取消了。根据查询烟台市政网显示,蓬莱师范和莱阳师范合并为鲁东大学师范专业,取消了3加4。山东省蓬莱师范学校有教学班36个,在校生近1600人。师范类专业设有五年一贯制英语、普通、音乐、幼师等四个专业。蓬莱师范学校是本科还是专科蓬莱师范学院是一所本科性质的学校。它历史悠久,提供多样化的专业选择,包括5年制的师范类课程和三年制的非师范类课程。若你有意入读,需通
我本科大学不是很好,很普通的三本院校,我想报读个自考非全日制名牌大学(985上海复旦大学),再读没有任何必要。你要知道一个事实,985,别说是上海的复旦大学,即便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非全日制自考的文凭含金量也非常低,还比不上你已经取得的三本院校的全日制本科。全日制本科和非全日制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比如单位招聘,要全日制本科学历,那么你现在的学历可以报考,北京大学的非全日制就不行。现在基
复旦大学78级招生人数目前,根据复旦大学主要有四种招生类别,即:(1)普通类(2)国家专项(3)高校专项(“腾飞计划”)(4)强基计划其中,普通类招生是最适合普通考生的一种报考方向。复旦大学虽然面向全国招生录取,但实际上学校往往在各省的招生人数上有着较大差异。2020年复旦在全国各地普通类招生人数的相关情况如下:招收普通类考生超过100人的省(市、自治区)只有4个:
三本跨专业考研985,结果面试竟被导师拒绝,导师一般看重考生什么?研究生导师看重的东西是非常多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本科院校。研究生导师是非常看重本科院校的,你本科来自于比较好的学校,那么一定程度上你给她的印象是比较好的。衫态为什么会看重本科院校呢,我觉得实际上是比较正常的一件事情,你可以去想象一下,它本身是来自于一个比较好的学校。而这个学校里的学风又比较热烈
2024-09-04 07:51:09
2024-09-02 13:43:48
2024-09-04 13:35:18
2024-09-03 15:48:47
2024-08-04 14:29:42
2024-09-17 15:5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