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电子学专业学什么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比奥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专业代码为080719T的柔性电子学专业,是本科层次,学制是四年,专业类是工学,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学生在校期间会学习《柔性电子学基础》、《柔性电子学实验(实验)》、《柔性电子物理与器件(实验)》、《有机
化学(柔性电子学方向)》、《物理化学(柔性电子学方向)》、《数字信号处理》、《半导体物理(柔性电子学方向)》、《柔性生物电子材料与器件》等课程。
以下是柔性电子学专业的简介:
该专业面向柔性电子颠覆性技术,高度交叉融合以化学、
物理学、力学为核心的理学学科群和以
电子科学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和
生物医学工程为代表的工学学科群,致力于培养在信息、健康、国防、空间科技等领域,以柔性电子学为知识背景,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广阔国际化视野、独立创新精神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
开设柔性电子学专业的院校有:
西北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闽江学院、
陕西科技大学、
江汉大学
比奥网
专业代码是:510402
专业介绍
微电子技术主要研究半导体材料、器件、工艺、集成电路设计等方面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集成电路版图设计以及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等。例如:运用在电视机上的高清视频芯片的加工与制造,印刷电路板上的封装,汽车防盗系统中集成电路运用与检测,集成电路研发等。关键词:电视机 芯片 电路板 封装
专业学习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集成电路工艺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材料科学基础》、《微控制器应用》、《材料制备技术》、《典型传感器应用》
专业内容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微电子学基础知识,具备集成电路设计、生产、应用开发及营销等能力,从事集成电路设计、FPGA应用与开发、集成电路生产、电子产品开发以及IC产品营销和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微电子行业,包括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生产、集成电路销售和电子产品开发、生产等企业,在集成电路前端设计、集成电路后端设计、集成电路版图设计、FPGA/CPLD应用开发和产品方案设计实施,芯片封装、芯片测试和集成电路检测,产品应用开发、lC生产工艺管理、lC生产物料采购、lC产品质检、IC产品营销和技术支持等岗位群,从事技术、营销、管理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熟练使用通用电子仪器、仪表及集团电路相关测试设备的能力;
3.具备电子系统组装调试能力;
4.具备从事集成电路应用推广工作的能力和销售能力;
5.掌握数字系统Verilog/VHDL编程及调试技能;
6.掌握集成电路前端(逻辑综合)/后端工具(自动布局布线)的使用方法;
7.掌握集成电路版图工具的使用方法:8.掌握FPGA设计工具的使用方法;
9.了解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及测试等相关知识。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电子技术基础、集成电路工艺原理、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基础、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NHDL)、数字系统设计、IC设计方法、数字系统CAD、FPGA应用开发、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电子
产品设计与制作、FPGA应用开发、IC设计和电子系统制作等实训。
在集成电路设计、生产、销售等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PCB设计应用工程师(高级) IC版图设计工程师电子元器件检验员
电子技术应用工程师 电子产品营销员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电子与信息技术 电子技术应用 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电子封装技术
开设课程
电子技术基础、集成电路工艺原理、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基础、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VHDL)、数字系统设计、IC 设计方法、数字系统 CAD、FPGA 应用开发、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等。

材料物理专业属于本专科同名的专业,既有本科层次也有专科层次。
专业代码为080402的材料物理专业是本科层次,学制是四年,门类是工学,专业类是材料类,毕业后授予理学学士,工学学士学位;材料物理专业(本科)会学习《基础物理》、《近代物理》、《材料物理学》等课程。
以下是材料物理(本科)专业的简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材料物理专业知识,能在材料的设计、合成、改性、加工、测试、分析和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和产品开发、材料选用、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材料物理的基本理论和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加工及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材料设计、材料合成、材料加工、材料分析和材料应用等方面的理论并接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材料设计、材料合成、材料加工、材料分析和材料应用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熟悉国家的科技发展、
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规范和职业诚信,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材料学科及相关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基本原理,材料设计、能级剪裁、性能优选的原则,以及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关系;
3.掌握材料的物理合成、掺杂改性的基本原理,掌握材料制备的主要方法及相关工程技术原理,掌握材料性能测试与分析的主要技术方法,具备从应用目标出发对现有材料进行成本、工艺、环保、性能和效益综合评估及材料选用的初步能力;
4.了解材料物理的理论前沿和发展趋势,了解材料物理专业在
功能材料、半导体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能源材料等新兴学科交叉领域的应用前景和行业需求;
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专业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设计实验,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并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备开展材料设计、制备改性、分析测试、新材料及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材料类、物理学类。
核心知识领域:大学物理、大学化学、近代物理、电工电子学、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基础、现代材料制备原理与技术、现代材料分析表征、材料科学研究方法、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物理学、纳米材料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大学物理(160学时)、大学化学(48学时)、数学物理方法(48学时)、材料力学(32学时)、热力学统计物理(32学时)、量子力学(48学时)、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64学时)、材料表征(64学时)、固体物理(64学时)、材料物理(64学时)、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64学时)、材料科学基础实验(64学时)、材料物理实验(64学时)、材料科学前沿(32学时)。
示例二:普通物理(180学时)、普通化学(54学时)、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72学时)、纳米技术导论(36学时)、材料力学(包含理论力学)(54学时)、固体物理(包括结构与物性)(72学时)、材料物理(72学时)、材料微观分析技术(72学时)、材料物理专业实验(72学时)、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54学时)、先进材料科学与进展(36学时)、科技
英语(54学时)。
示例三:大学物理(176学时)、大学化学(90学时)、数学物理方法(54学时)、理论物理基础(64学时)、材料科学基础(64学时)、材料科学基础实验(32学时)、固体物理学(54学时)、材料分析方法与技术(48学时)、材料物理综合实验(96学时)、材料热力学(48学时)、材料的表面与界面(32学时)、材料物理前沿专题(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认知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大学物理、大学化学、近代物理实验,电工电子实验,材料制备实验,材料表征实验,材料物理综合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开设材料物理(本科)专业的院校有:
内蒙古师范大学、
西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北大学、
复旦大学、
西南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湘潭大学、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等
以上就是比奥网为大家带来的柔性电子学专业学什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比奥网:
www.ibiaoshu.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