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党和政府实施了什么政策?为此建立了那些省级行政区划?

2024-10-29 03:58:28 | 比奥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党和政府实施了什么政策?为此建立了那些省级行政区划?相关的问题,今天,比奥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党和政府实施了什么政策?为此建立了那些省级行政区划?

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党和政府实施了什么政策?为此建立了那些省级行政区划?

实行彻底的民族平等政策。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各民族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广大少数民族人民群众没有平等可言。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废除了民族剥削、民族压迫制度,明确禁止民族歧视,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核心的民族政策和制度。为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1)为了全面贯彻实行民族平等政策,从1953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了民族识别工作。确认了55个少数民族。新中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使许多在旧中国不被承认的少数民族得到应有的承认,并与中国其他民族一样享有平等权利(2)五、六十年代,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领主、贵族、头人等特权者的一切特权,消灭了民族压迫和剥削制度,使广大少数民族人民获得人身自由,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平等一员,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3)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旧中国在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制度下,许多少数民族没有平等的、准确的称谓,有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名也带有民族歧视和压迫的含义。为此,中央人民政府于1951年发布了《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的称谓、碑碣、匾联的指示》,规定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带有歧视和侮辱少数民族意思的地名、碑碣、匾联等分别予以禁止、更改、封存或收管。(4)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的参政议政权。参政议政权是一项重要的平等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的规定,少数民族享有平等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同时,从建国始,国家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到目前,中国已有少数民族干部270多万人。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工作人员,参加国家和地方事务的管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得到保障。

——保障少数民族的自治权。为了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中国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为了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法制化,中央人民政府于1952年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全国人大于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于1991年颁布了《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问题的通知》。到目前,中国已建立155个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使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享有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自主权。与此同时,对散杂居少数民族的权利也制定和采取了保障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1256个民族乡。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保障一切散居的少数民族成分享有平等权利的决定》,1993年,国务院批准颁布了《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和《城市民族工作条例》,散居少数民族的权利保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的发展权。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进步。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国家民委与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财政、税收、贸易、扶贫的政策和措施,帮助、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并动员和组织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具体有:(1)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础产业发展。(2)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政府通过发放农具、生产资金、减免农牧业税、发放无息或低息贷款等措施,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3)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惠的财政政策。国家从1955年起就设立“民族地区补助费”,1964年又设立“民族地区机动金”,并采取提高民族地区财政预备费的设置比例等优惠财政政策。1994年,财政体制改革后,原有的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补助和专项拨款政策全部继续保持。(4)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贸易,照顾少数民族用品生产。(5)扶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摆脱贫困。通过10多年的扶贫开发,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6)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国家采取了诸如招生时对少数民族考生降低录取标准,重视民族语文教学和双语教学,如加强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在经费上给予特殊照顾,举办民族院校和民族班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发展民族教育,保障少数民族受教育的权利。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障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有关保护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语言文字权利、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繁荣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业、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和传统体育的政策和措施,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光大,少数民族继承和发展自己文化的权利得到保障。

——逐步完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为保障少数民族权利提供法律依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民主与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少数民族人权保障的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到目前已形成了一个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基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之一的包括国家一些地方性法规、126个自治条例和209个单行条例及有关民族问题的法律法规在内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为少数民族的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

——积极开展国际间人权交流与对话。为了进一步向国外介绍和宣传我国少数民族人权保护状况,1997年编写并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人权述要》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少数民族人权保护的理论和实践。1999年,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共同编写了《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白皮书)。国家民委积极开展人权领域的国际对话和交流,先后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开展了关于少数民族人权保护问题的对话和交流活动,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

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党和政府实施了什么政策?为此建立了那些省级行政区划?

高考少数民族考生报考时需要出示哪些证明?

需要出示本人户籍、身份证及身份证复印件。

高考 少数民族 考生报考时考生必须持以下证件报名:

本人户籍(含法定监护人户籍); 二代身份证 ;学籍证明或学历证明原件和复印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到 户籍所在地 招生办办理高考报名手续。有些省市报考时需提供高考少数民族考生证明信,少数民族考生证明信办理流程如下:

需提供户口本原件及本人 户口册 复印件、具有少数民族身份的父亲(或母亲)户口册复印件和带有加盖户口登记机关户口专用章的户主首页复印件,并且户口簿上应同时列有具有少数民族身份的父亲(或母亲)以及考生本人,

如考生与具有少数民族身份的父亲(或母亲)不在同一户口簿上,还应出示相应关系证明。对考生学籍姓名是使用户口本上“曾用名”的,并且户口本上的“姓名”与“曾用名”不相同的,开证明信时只能以“姓名”开具证明信。

16周岁以上考生,还需提供考生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携带以上材料前往常住 户口所在地 民族宗教事务局办理。

少数民族是指多民族国家中除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古称夷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除主体民族汉族以外的其余55个法定民族均是少数民族。

新中国成立 后,党和政府为制定和实施民族政功各民族实现平等权利,组织力量对民族名称与族群进行辨别。这项工作,就是民族识别。经过努力,科学家理清了我国民族大家庭的基本构成,确认了 56个民族 成分。民族识别的顺利进行,为开展民族工作提供了依据,打下了基础。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 宪法修正案 ,将宪法第四条第一款中“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修改为:“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

扩展资料:

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前,中国历代政府(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权)虽都有一套关于民族事务的政策和制度,但民族间却无平等可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方针和政策。

即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意愿, 中国政府 采取不同方法,先后在少数民族地区逐步实行民主改革,并在20世纪50年代末完成。

这场改革,废除了领主、贵族、头人等特权者的一切特权,消灭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旧制度,使千百万少数民族群众翻身解放,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比奥网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少数民族

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党和政府实施了什么政策?为此建立了那些省级行政区划?

贵族学校的兴起你是怎么看的?

比奥网(https://www.ibiaosh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贵族学校的兴起你是怎么看的?的相关内容。

关于贵族学校这个事,现在真的是一个社会现象。首先肯定是有市场才有这种学校的兴起。好多贵族学校都是从幼儿园就开始一直到高中。这种学校在任何地方都有一大批。已经见怪不怪了。究其原因无非有这么两点。所谓的贵族学校知道都是民办学校。既然是民办学校建成的贵族学校,目的很单纯,肯定就是为了盈利。不赚钱谁都不去干这个活。作为一所民办学校来说。要想赚钱就必须。要比公立学校有竞争力。学生当然第一要务是学习成绩。没有好的成绩什么都白搭。这就造成了公立学校四处挖掘名师。无非就是高薪聘请。这一招也是戳中家长们的痛处,也是吸引家长们把孩子送进去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有了名师,学习成绩肯定要好一些。这就受到了公立学校的短板,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义务教育逐渐普及。公立学校的老师逐渐成了一种职业。与别的没有关系,就仅仅是一种职业而已了。就是因为如此,所以这些年学生素质的下降很厉害。水平了。小升初。成了一种顺其自然。没有了竞争力就没有了压力。学校主抓的,不论是学习成绩。但是这就有一个要命的事,孩子从初中升高中的时候是要看成绩的。其实现在初中升高中的比例仅仅占到了50%。比上大学竞争还要激烈。 这就造成了家长们的恐慌。 其实 也怨不到家长,因为这确实是一个社会现实,是一种矛盾。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造成了大批的家长送孩子去所谓的贵族学校。因为贵族学校从一开始就是靠成绩说话的。 所以。贵族学校的生源并不只是有钱人。好多没有钱的,也挤破了脑袋,勒紧裤腰带送孩子去贵族学校。总而言之,这是一个社会现象。教育改革下产生的一种逆思维的东西。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教育改革的继续深入。如果说实行全民教育。相信贵族学校很难招到学生了。

以上就是比奥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比奥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比奥网:www.ibiaosh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党和政府实施了什么政策?为此建立了那些省级行政区划?”相关推荐
高考政策为加分上线。加分政策主要为了弥补什么
高考政策为加分上线。加分政策主要为了弥补什么

高考政策为加分上线。加分政策主要为了弥补什么高考政策为加分上线。加分政策主要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由于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引起社会的议论。随着舆论监督力度的加大,以及广大考生对高考公平的呼唤,全国不少省份对高考加分政策有了调整。两类考生可在统考成绩总分基础上加20分投档:烈士子女;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2024-10-19 05:12:55
青海省高考民族加分政策为什么没加
青海省高考民族加分政策为什么没加

青海省高考民族加分政策为什么没加青海的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还没有取消。其中福建、辽宁、浙江等省份已经明确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实行,而江西、广东和上海等省市已经取消或者调整加分范围或降低加分值。教育部没有完全取消少数民族加分政策,部分省市对该政策进行了调整优化例如缩小加分范围、降低加分的分值等。青海省2023高考状元是谁2023青海省高考状元如下:1、

2024-10-17 07:36:26
有关福建省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问题。(福建高考加分政策)
有关福建省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问题。(福建高考加分政策)

有关2016年福建省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问题。福建省教育厅公布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录取照顾政策。和去年相比,今年的加分政策保持稳定,没有变化。考生若同时享有多项加分项目的,在录取时,只能享受其中分值最高的一项。具体为: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考生,2015年1月1日之前,在高中阶段获得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前6名,省级优秀

2024-12-19 04:23:00
国家民委回应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调整问题,具体都作了哪些调整?
国家民委回应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调整问题,具体都作了哪些调整?

关于高考加分的问题根据规定,应届高中毕业考生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者;高中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或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高中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高中阶段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者;高

2024-10-18 11:55:09
各省高考民族加分政策 高考地区加分政策
各省高考民族加分政策 高考地区加分政策

高考加分政策法律分析:高考加分政策:1、烈士子女;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3、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4、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法律依据:《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省级招委会可根据本地投档录取办法决定,在

2024-11-29 21:35:00
我想问下关于高考民族政策加分的问题 关于高考加分的问题
我想问下关于高考民族政策加分的问题 关于高考加分的问题

我想问下关于高考民族政策加分的问题1.注意学校的招生简章,会有关于加分政策的解释。一般学校是加分调档,裸分选专业。招生简章里都有具体解释的。2.不同学校有不同规则。有的是加分调档,裸分选专业,有的相反,有的则是专业志愿优先原则。招生简章里都有具体解释。3.民族政策加分是全国性的,一般学校都会承认,注意学校的招生简章,里面都有具体解释。4.同3。5.川大,西南交大、重大承认加

2024-10-27 19:21:12
高考为什么会有加分政策
高考为什么会有加分政策

高考为什么会有加分政策高考应该全国统一政策,统一试卷,统一分数,统一招录才公平。我熟知的:1、音乐体育特长生加分;2、军人加分;3、侨胞加分;4、贫困生加分;5、自主招生加分;6、地域加分;上述列举的几种加分都有客观原因,但是都造成了高考不公;高考全部统一,势必造成大城市、名校扎堆,但是确是最公平的。高考本身的目的除了教育,还有更大的作用是选拔人才。额外的加分政策

2024-10-22 10:47:01
为什么存在高考加分政策 ?
为什么存在高考加分政策 ?

高考加分政策2023年高考加分政策2023年一、明确答案2023年高考加分政策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优惠措施:少数民族考生芹滚、烈士子女、基明归侨及其子女、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等特定群体将享受加分政策。具体加分幅度及资格认定办法,需参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政策规定。二、详细解释1.高考加分政策概述高考加分政策是为了照顾特定群体,体现教育公平的一

2024-11-14 12: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