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3 16:29:10 | 比奥网
哪些院校扩招?
此次高职扩招专项考试招生院校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普通高职院校,省内所有高职院校和两所职业本科院校都参加此次专项扩招考试。招生对象为符合我省普通高考报名条件的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的应届、往届毕业生,学制3年。
第二类是联合培养专科层次学生的职业院校,招生对象为符合我省普通高考报名条件的相同或相近专业(同一专业大类)中职学校应届毕业生,学制两年,培养地点在中职学校。
已取得江西省2019年普通高考报名资格且未录取的考生自动获得报考高职扩招高校、参加扩招专项考试的资格,无需重新进行高考报名,但仍需进行高职扩招院校报名。
专门面向符合报名条件(含同等学力)的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社会人员的高职扩招报名、考试和录取工作于今年10-11月进行。
什么人能报名?
此次高职扩招,普通高中或中职学校毕业生可以申请报名,但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具有江西省户籍(登记时间家庭户口不晚于2018年10月31日、集体户口不晚于2016年10月31日); 比奥网
外省户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取得江西省高中阶段学籍并具有一年以上(截至2018年9月)学习经历;
具有江西省高中(或中职)阶段连续三年学籍;
高校在籍生等5类人员没有报名资格
根据规定,下列人员不得报名: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籍生(包括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开放教育在籍生)或已被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考的应届毕业生;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应该怎样报名?
根据高考补报名(取得高考考生号)安排,报名时间为:6月24日上午9时-7月8日17时,逾期不报。
考生完成报名申请、材料交验、现场信息采集后,领取考生号和网上报名密码,在报名现场自行登录“江西教育网”()或“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网”(),填写《江西省2019年普通高考报名登记表》。
考生完成网上报名后,县(市、区)招考办在现场打印考生《报名登记表》。由考生本人亲笔签字确认。一经确认,所有信息不得更改。补报名考生免缴高考报考费。
提醒:已经参加高考报名的考生无需进行补报名,直接进入下一阶段的高职扩招院校报名。
高职扩招报名
2019年7月3日-10日,报考2019年高职扩招的考生(含补报名考生和高考报名考生)在获得普通高考报名资格后,均要参加高职扩招院校的报名,每位考生只能选报1所高职院校。高校保送生、高职单招等提前已录取的考生不得再报考高职扩招。
已报考高职扩招的考生于7月12日14时后登录所报院校网站,查询本人是否通过报考资格审核。通过审核的考生须按时参加高职院校组织的文化素质考试和综合技能测试。
高职扩招由院校单独组织实施考试
据介绍,高职扩招由高职院校按要求单独组织实施考试,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方式,其中,文化素质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类专业可以加试外语;技能测试应根据招生专业的特点和特色设计测试内容或项目。
考试时间:7月14日;考试地点、考试科目时间安排和考场编排由招生院校确定并通知考生。
根据规定,各高职扩招院校要合理确定文化考试分数和技能测试分数的录取控制线,依据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考生。
此外,应组织拟录取的高考补报名考生(考生号第9、10位为“91”)的体检工作。
高职扩招录取严格执行省教育厅下达各校的扩招计划和专业,不得违规突破。
根据时间安排,7月22日前,高职扩招院校确定拟录取考生名单并在本校网站进行公示。7月29日前,高职扩招院校在本校网站公布正式录取的考生名单,寄发考生录取通知书。
通过高职扩招录取的考生,与参加统一高考录取的考生享受相同待遇;考生经高职扩招录取后,不再具有统招录取资格。
2023河源中考总分是830分。
总分:
2023年河源市中考总分为830分,其中文化科760分,体育科70分(即按中考考试总分不低于8%计算)。文化科中,语文、数学、英语各120分;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各100分。文化科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进行。
中考介绍:
中考一般指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检测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水平性考试和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中选拔性考试。
报名条件有具有本市户籍在外市就读的初中应届毕业生;具有本市户籍的往届毕业生;在本市初中学校毕业,经审核符合本市户籍生待遇政策的往届毕业生。不接受已在其他地市报名中考的考生报名。
初中学业水平书面考试、学科考查成绩均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实行网络化管理。初中学校要将毕业生的学业成绩、学科考查成绩导入长沙市综合素质评价系统。
考试注意事项:
1、诚信参加考试。
在中考过程当中不能出现任何违纪违法的行为,这是参加中考首先要注意的地方。众所周知,现在国家已经将诚信考试的相关内容列入了刑法修正案,如果在各级各类考试当中作弊的话将有可能受到刑事处罚。
2、积极做好中考的复习准备。
这是在准备中考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之一。中考的难度不会很大,因为中考本来就是相当于高中的学业水平测试一样的难度。但是,中考考察的内容、考试的方式与高考的形形式有所相近。
3、认真填报中考志愿。
这是中考的重要注意事项之一。与高考一样,中考也是要填报志愿的,如果志愿填报的不理想,那考上的普通高中的概率有可能会下降。
4、要提前查看考场。
检查好自己参加考试的随身物品,不要遗漏,这是中考基本的注意事项之一。每一年的中考总会出现有考生忘记带准考证、身份证或者是一些考试用具等相关方面的物品。这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都有可能或多或少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以上数据出自初三网。
比奥网(https://www.ibiaosh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河源市在哪里报广东开放大学?怎么报名?的相关内容。
广东开放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六所开放大学之一。学校拥有全国远程开放教育系统最完整的办学体系,包括19所市级开大、70 所县级开大、24所与行业企业、教育培训机构及中高职院校合作办学的二级学院和分校,形成了覆盖全省城乡和部分行业的办学体系,是一所老百姓身边的大学。网友:广东最好的15所专科院校同学们,高考成绩预计7.25日公布,现阶段我们面临的重头戏是——高考志愿填报。根据往年的情况,高考分数公布后,随即就要开始填报志愿了,择校和择专业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建议大家未雨绸缪,不要“临时抱佛脚”。那么广东省内、省外院校这么多,看起来眼花缭乱,应该怎么选?15所最值得关注的省内专科院校,供大家填报参考。专科第一梯度院校01深
2024年高考报名缴费步骤2024年高考报名缴费步骤:登录高考报名网站。进入缴费系统,点击“老用户入口”输入证件号和密码,进入到到“报名信息”。点击“网上支付”进入支付页面。选择支付方式,点击“提交”按钮。确认支付金额,点击“确认支付”按钮。完成支付,打印收据。高考一般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
高职扩招该怎么报考呢?先资格审查:要先到户籍所在招生办或工作地所在招生办,申请报名资格,填写申请表;携带身份证、户口本、学历证明、劳动合同(非本地户籍考生,半年以上)、在职证明,原件一套,复印件1套,前往教育部门做学历审查;学历审核通过以后,在职员工由单位审核签章,退伍军人携带退伍证明到退役军人事务部审核签章,下岗失业人员需携带劳动解除合同先去当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和劳
技校毕业能不能参加高考技校生可以参加高考技校生能否通过高考进入大学,这个问题并不是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一般情况下,技校生通过高考上大学的难度较大,但并非完全不可能。技校生想要通过高考上大学,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高考成绩达到大学录取要求:技校生需要参加高考,并且取得一定的高分,达到大学录取的标准。不同大学对于不同专业的录取要求不同,技校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
河职院2022分数线河职院2022年分数线是文科最低312分,理科最低337分(广东地区)。其他地区分数线:贵州地区文科210分,理科200分;江西地区文科290分,理科271分;云南地区文科378分,理科280分;甘肃地区文科200分,理科200分。详细可以参考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的2022年高考招生章程。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河源市人民政府
河南2023高考会扩招吗?随着中国大陆高中人数不断增加,高考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解决教育资源短缺问题,河南省将于2023年扩大大学招生计划,增加各高校招生名额,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以下是2023年河南扩招大学的介绍。首先,河南省将扩大一些本土高校的招生计划。比如,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本土高校将扩大招生名额。扩大招生的同时,这些高校也将加强师资力量,提升
广东河源342分能上卫校吗广东河源342分不能上卫校。河源卫校是一所专注于培养医疗护理人才的专业学校,其录取分数线为445分。河源市卫生学校创办于1943年,现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学校于2012年9月迁入市区东江教育城办学,校园占地面积420亩,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2023年河源高级中学中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
高考专业扩招人数说明什么高考专业扩招表明教育资源分配更加精准与高效,却同时带来就业压力与质量下滑的挑战。首先,扩招为更多学生获取高级教育资源开辟道路,有利于提升国家整体人才素质,增强社会竞争力,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同时,精准配置不同专业的教育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有助于培养全面且具备特长的优秀人才。然而,扩招带来的问题不容忽视。激烈的报考竞争、就业压力以及教育质量下滑逐渐显现。
2024-10-26 18:57:15
2024-09-02 13:43:48
2024-10-07 04:26:22
2024-09-02 11:05:24
2024-09-15 15:29:13
2024-06-13 15: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