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4 05:47:27 | 比奥网
比奥网(https://www.ibiaosh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成都为什么能在九大天府之国中保持到最后?的相关内容。
你的家乡
是否也入选过“天府家族”?
“天府之国”,浓缩着中国人对于一片土地的最高赞誉。
它代表着 土地肥沃、物产丰饶 ,足以让人吃喝不愁;也象征着 山川浑厚、地势险要 ,足以让人高枕无忧;甚至带有浓重的“气运”色彩:帝王凭借它成就霸业,将军依靠它固守城池,商贾通过它富甲天下……
▲ “两山夹一原”的成都。 摄影/熊可
在现代人的眼里, “天府之国”的称号独属于四川,尤其是最为“巴适”的成都 。然而在历史中,这顶“桂冠”曾落在不同地区的头上,据文献显示,“天府家族”前前后后至少有 9位成员 ——
除了广为人知的 成都平原(四川盆地) ,还有 关中平原、华北北部(北京一带)、太原盆地、武威地区、江南地区、闽中地区、沈阳地区、嘉南平原 等地。
▲ 宝鸡陇县关山草原,是历史上重要的军马场。 摄影/马晨
祖国处处有“天府”,那么, 为什么最后广为人知的却只有四川?
中国最早的“天府之国”在哪里?
与今天大多数人想的不同,在中国历史上, 最早的“天府之国”并非四川盆地,而是用来形容关中平原 ;即使在四川, 最开始的“天府之国”也只是形容成都平原,而非四川全境。
▲ 白鹿原农田,关中地区并非想象中的“黄沙漫天”,反而是最早的天府之国。 摄影/一佳One
公元前338年 ,初出茅庐的策士 苏秦 为推广“连横”之术,赴秦国游说秦惠王,在这位战国“名嘴”的口中,诞生了第一片荣膺“天府”美誉的土地:
关中
关中 | 王侯将相的选择
“秦四塞之国, 被山 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
——《史记·苏秦列传》
可以说,“天府之国”这个词从一开始就是为关中平原量身打造的。 比奥网
提出这一概念的纵横家们,把关中当成模板,为“天府之国”设立了 三道门槛——
一是 稳固,需要有天险可守 。关中地区北、西、南三面环山,东踞黄河天险,是为“被山带河”;又在“四塞之中”,山河间的空隙被潼关、萧关、散关、武关等要塞填充,极为易守难攻。
▲ 关中平原地形示意图。 制图/Paprika
二为 富饶,有充足的粮草战备 。关中坐拥肥沃黄土,是天下第一等的良田;又水系发达,渭河自“八百里秦川”奔流而过。水土之利,使得这片土地完全能自给自足,吃喝不愁。
三则 面积够大,土地资源充足 。“八百里秦川”平原辽阔,足以容纳数量庞大的人口;位置又极佳,退可拒守一方,进则剑指中原,拥有着扩张版图的可能。
▲ 宝鸡陇县新集川乡,大西北的梯田风光。 摄影/左雪兰
因而 周、秦、汉、唐 先后在此定都,谋士张良更是总结出了关中地区的优越性:
“夫关中左肴、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固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汉书·卷四十》
▲ 西安,永宁门城墙。即便在衰弱之后,西安乃至关中地区,依然是军事重镇。 摄影/刘众
然而,正是因为名头太盛,使得关中 坐拥地利,却饱经“人祸” ,从汉唐的过度开发,到“安史之乱”后的刀兵四起,直至 五代时期,关中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然恶化。
这时候,在秦岭的另一侧, 成都平原 正在悄然崛起。
成都 | 蜀地的艰难转身
“益州(成都)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三国志》
在 关中 被战国纵横家称为“天府”的时候, 成都平原 还是片未经深度开发的“蛮荒之地”。
困扰古代成都平原的,主要有两大难题—— 闭塞 和 水患 。前者主要是由于 秦岭 阻隔,使得蜀地无法与外界连通;后者则要怪脾气暴躁的 岷江 ,动不动就洪水滔天,将川西大地化作“水乡泽国”。
以上就是比奥网为大家带来的天府九中小学如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比奥网:www.ibiaoshu.com2024-09-02 13:43:48
2024-10-07 04:26:22
2024-06-13 15:03:58
2023-08-20 20:49:53
2024-09-03 15:48:47
2024-09-12 15:33:32